曹氏提琴 | 华人制琴师曹树堃 完美琴音背后的工匠精神

2017-12-26
曹氏提琴



华人制琴师曹树堃 完美琴音背后的工匠精神




曹树堃A (4).jpg

曹树堃先生制作的仿斯特拉地瓦利名琴“海立恩(Hellier)”



几个世纪之前,意大利人通过人声的发音原理,创造了小提琴这样一个声音的奇迹。当今一线的演奏家们,普遍有着执着的古提琴情结。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古提琴,特别是“斯特拉迪瓦里”以及“瓜内利”两大流派的作品,更是后世鉴赏的标杆。


近年来,一些西方制琴师为了获得意大利古提琴的音响效果,甚至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声音、材料、工艺、油漆配料等各种方面,对意大利古提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运用到小提琴制造中,但无论他们模仿得怎样惟妙惟肖,其音色总是稍逊风骚,略输一筹。因而业内曾有人宣称,对意大利古提琴的模仿和复制是绝对不可能的,而对一个中国人而言,要掌握这样一种纯粹的异国文化,更加是难上加难。




1986年,在由美国提琴协会主办,有着提琴制作界“奥斯卡”之称的“第七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上,一位名叫曹树堃的中国小伙子以精湛的制琴手艺向世人宣告:当代中国的制琴师有能力造出国际一流的小提琴。


试音裁判在试奏曹树堃先生的获奖中提琴.jpg








初试啼声,中国制造技惊四座


三十多年过去了,即便已无数次提起自己第一次获奖的场面,曹树堃仍显得十分兴奋。“1985年,我带着两把亲手制作的小提琴、一个旧皮箱和100美元来到美国,没想到在1986年的第一次比赛就获得了音色奖—而且是第一名,我当时整个人高兴得跳了起来。”在公布成绩之前,曾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也正是因为这段小插曲,让曹树堃倍加珍惜这第一个荣誉—不仅以制琴师的身份,更以中国人的身份。当时,来自中国的制琴师非常少见,中国的制琴水平也不为西方人所知。当各参赛者的作品放在台上展览时,一名美国琴商指着中国参赛者的小提琴大声地说道:“中国人做的小提琴,不好。”这几句话深深刺痛了曹树堃,年轻气盛的他马上用英语进行了反驳:“不,一些中国小提琴也许不那么好,但有些却是非常好的。”小插曲过后,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来自中国的四位青年制琴师共获五个奖项,曹树堃获音色奖第一名,裁判们称赞他的琴“音色优美、圆润,表现力丰富,是难得的佳品。”这一年是曹树堃到美国的第二年,当时他还在一家琴店当修琴工,比赛中为他赢得荣誉的那把琴是他到美国后制作的第一把小提琴。


曹树堃先生“小有冲冠志,长成作弄琴。总归是时势,也留后世音”.jpg


曹树堃先生“小有冲冠志,长成作弄琴。总归是时势,也留后世音”



伯乐一顾,意料之外的人生


谈到早年间阴差阳错进入制琴行业,从而改变一生,曹树堃表示:“其实不是我选择了小提琴,而是小提琴选择了我。”


1956年,曹树堃出生于广州的一个民间音乐世家,拉二胡的爷爷,和私伙局中做萨克斯手的父亲,使曹树堃对音乐有了天生的敏感。1974年下乡做知青的时候,他很快考上了番禺县文工团的乐队首席二胡手。1977年,正在广东番禺下乡插队的曹树堃听说有个广州市二轻中专高级小提琴制作学习班来这里招生,马上就跑去报名参加考试。我的目的很简单—干农活太累了,我想回到广州,而这个学习班对我来说是个机会。”


曹树堃坦言,当时的他对小提琴一无所知,但他会拉二胡,因为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前来招生的徐弗老师最终选中了他,曹树堃得以进入学习班,随第一代著名琴师徐弗、梁国辉学习制琴。1979年毕业后,曹树堃被分配到广东乐器厂工作。“毕业时,我的工艺成绩不精,被分到了做配件的第二车间,当时的我对制琴不感兴趣,也没有人看好我在这条路上的发展前景。”


曹树堃回忆道:“我只想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却苦于没有一技之长。”一位教曹树堃拉琴的老师在此时点醒他:为什么不学好小提琴制作,并以此谋生呢?于是,在准备出国的前两年时间里,曹树堃开始发奋学习小提琴制作。


曹树堃先生在修复斯式名琴“Emiliani”.jpg


曹树堃先生在修复斯式名琴“Emiliani”



到了旧金山后,在打工之外的时间,曹树堃总会拿着自己带来的两把小提琴,每一家琴行去拜访。没过多久,曹树堃就收到一位琴店老板的来电。琴店老板非常赏识曹树堃的制琴技艺,在看过他的作品后,建议他直接到琴行跟造琴大家学习,以获得更多实践经验。


“我特别感激这位老板给我的建议— 我原来打算先在旧金山赚足学费,然后到芝加哥的提琴学校从基础开始学习,但在他的鼓励下,我决定直接到琴店从事提琴制作和古提琴维修工作。”也就是在这不久后,曹树堃开始在各大提琴制作比赛中声名鹊起。


1990年,曹树堃与合作伙伴合股,在硅谷开了一家琴行,同年回国在番禺创办了小提琴生产厂家,创立自己的品牌“曹氏提琴”。





厚积薄发,断弦事件巧遇知音


在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后,曹树堃更潜心精研仿古提琴的制作。为了寻找声音原理的奥秘,他敲过不计其数的意大利古提琴,并把所有看见过、听到过和触摸过的经历和感觉记下来,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制琴方法—“敲背听音”制琴法,即通过细听敲击琴板的声音,调整琴板的各种数据,从而达到极佳的声效。



在经年累月的梳理、分析、领会中,曹树堃亲手制作的“曹氏仿古提琴”也逐渐得到演奏家的青睐,旧金山交响乐团的副首席马克·沃尔克就是曹树堃的一位知音。沃尔克本身是古提琴爱好者,藏有一把意大利和一把法国的古提琴,而挑剔的他却始终认为两把古提琴的音色不尽人意。“后来,沃尔克向我订做了一把仿古提琴,他非常喜欢那把小提琴,也一直在演出中使用。”曹树堃回忆道。


IMG_7363.JPG





曹树堃怎么也没有想到,沃尔克的出现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让“曹氏仿古提琴”进入一流演奏家的视野。1999年,誉满国际乐坛的英国小提琴家奈杰尔·肯尼迪在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同台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时,手中那把价值百万美金的古董名琴“瓜内利”突然断弦,全场惊愕。


就在此时,代替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演出的沃尔克急中生智,将自己手中的曹氏仿古提琴“施华”递了过去,肯尼迪用这把琴拉完了第一乐章,事后,肯尼迪致谢曹树堃,并称他的琴“已经可以与古提琴‘斯特拉迪瓦里’、‘瓜内利’相媲美了”。


这次著名的“断弦事件”令曹树堃在美国名声大振,小提琴演奏家帕尔曼、克莱曼、奥利维拉、殷兆基、盛中国、黄滨等,都对“曹氏仿古提琴”赞赏有加。曹树堃的作品被公认为音色优美,穿透力强,而且古典优雅,富有灵性。“被演奏家所认可带来的满足感,是得奖远不能比的。”曹树堃说,让世界一流的演奏家收藏并欣赏他的琴,是他的一个心愿。



05.jpg



不忘初心,坚守华人工匠精神


在小小的小提琴制作室,曹树堃用无数个日夜里的一雕一刻,缔造了一个华人制琴师的传奇。站在世界荣誉的舞台,旅居美国已有三十余年岁月的曹树堃仍保留着广东人特有的毅力和务实,在谈到自己时,仍不忘说一句:我是中国人。


03.png

一次,曹树堃应世界上影响力很大的乐器生厂商—雅马哈公司邀请,到位于日本的总部参观讲学。有趣的是,雅马哈总部有个传统:大门外除了悬挂日本国旗,还会悬挂来宾所来自国家的国旗。当时日本的接待人员询问曹树堃,他们该悬挂中国国旗,还是美国国旗。曹树堃毫不犹豫:“当然应该悬挂中国国旗,因为我就是中国人。”


同其他旅居海外的华人一样,曹树堃身上带着深深的民族烙印和精神传承,事有所成后即开学招徒。传道授业,是他们这代华侨意识里的自我责任。如今他的弟子遍布全世界,有不少已经是国际享有声誉的制琴师。


02.png


名扬四海、事业有成、桃李满门,已过耳顺之年的曹树堃,如今最大的乐趣仍是亲自坐在工作台前一刀一刨地精心雕琢,对于自己的生意,却不太“感兴趣”。“我永远不会去做总经理或是管事的角色,我希望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小提琴制作上。”匠人以“技”养“身”,更以“心”养“技”,曹树堃怀揣着的,是一颗纯粹的匠心。择一事,终一生。


06.jpg






曹树堃说,小提琴是有生命的乐器,会呼吸,会生病,也会被治愈。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谦,曹树堃一直很欣赏意大利人制琴的理念,他认为那是一种生活哲学。


三百年前的意大利制琴师走进树林,仅依靠听觉和触觉,便知道哪块木头能做小提琴。曹树堃将工匠精神沉淀在每一刀的深度、每一张面板的弧度、每一个模具的尺寸、每一把小提琴的声音特性中。


或许,人生于曹树堃而言,就是手中精心雕琢的一把琴,最完美的琴音,早已在他心中。



以木喻人,以人造艺,人的存在创造了历史,历史的进程又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在这里,一切都是自然发生,却悄然改变着世界。










                                广州琴界弦乐器有限公司

                                电话:020-66625380

                                地址:广州番禺南村镇番禺大道北346号之一万利商业园B-403




来源:琴界网
写下您的评论吧